新闻中心
联系方式

公司电话:020-38822655 38822755 38822855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83号大都会广场2504房

新闻中心
金融监管改革的政策选择

发布日期:[2013/5/8 11:46:59]    共阅[732]次

    可根据中国金融监管以及金融体系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通过顶层设计,确定金融监管改革具体目标与推进思路。

 

  (一)结合目前中国金融体系以及金融监管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明确金融监管改革具体目标。

 

  1.通过金融监管改革,构建适合中国金融体系特征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通过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改革,明确宏观审慎监管责任主体,并赋予识别、早期预警、防范和处置系统性风险,实施宏观审慎监管的对应权限,明确宏观审慎监管部门对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直接监管职责。

 

  2.通过金融监管改革,增强金融监管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更好地适应金融混业发展要求,有效防范与控制金融风险。为应对金融混业趋势与金融综合化经营发展要求,金融监管改革需要降低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成本,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并确定以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与金融消费者(或投资者)权益保护为共同监管目标,对金融功能相同或相似的业务采取统一监管标准,促进公平竞争,防范监管套利、监管真空与监管重叠,防范与控制金融风险。

 

  3.通过金融监管改革,打破金融监管行政分割的格局,构建有利于金融创新发展的监管体系。为适应金融改革重心转换以及跨领域金融创新发展要求,金融改革需要打破金融监管的行政分割与利益保护的格局,构建有利于金融市场创新的体制,促进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应对金融市场开放面临的挑战。

 

  4.通过金融监管改革,形成有利于金融结构灵活调整的监管方式。金融监管改革应以“放松管制,加强监管”为目标,逐步取消对金融机构市场准入限制,减少金融业务与产品的审批,放松或取消发行股票、债券等直接金融行为的行政审批,通过强化信息披露监管与事后处罚,通过推动建立证券民事诉讼制度,形成有利于金融结构调整的监管环境,促进金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发展需求。

 

  5.通过金融监管改革,明确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对新型地方型金融机构监管职责,弥补监控空白,防范风险。通过立法或授权制度安排,明确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在统一监管目标与监管标准下对地方性金融机构的监管职责,充分发挥地方性金融管理部门分散与灵活性的特点,平衡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在金融发展与金融监管责任。

 

  (二)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从金融监管体系、金融机构监管方式以及金融产品监管方式三个方面推进改革。

 

  1.在监管体制上,从机构型分业监管模式向功能型统一监管模式转变,提高金融监管的一致性与适应性。从监管目标与监管要求的一致性以及监管成本与监管资源的合理配置角度看,功能型统一监管模式有利于明确监管目标和责任,降低目标与责任间的冲突;有利于统一监管标准,平等地对待所有被监管机构,确保类似的风险接受类似的监管要求;有利于降低沟通协调成本,促进信息交流与监管协作;有利于根据市场风险状况合理分配监管资源。

 

  2.在金融机构监管上,从市场准入监管到行为监管转变,从合规导向型监管向风险导向型监管转变,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注重事后监管处罚与建立市场退出机制。通过放松市场准入限制提升金融结构调整的灵活性,通过加强对金融机构行为监管弥补放松管制后的监管空白,防范金融风险。

 

  3.在金融产品监管上,从注重产品审批转移到注重信息披露监管与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相结合。金融产品的监管与金融消费者(或投资者)保护密切联系。过去习惯于通过对金融产品的严格审批来保护金融消费者(投资者),而忽视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与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建设,结果大量不适当的投资者在缺乏透明的市场中盲目投机,严重扭曲了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且并未真正达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如对股票与债券等直接金融产品的严格审批,抑制了金融功能的发挥,导致金融体系的失衡以及金融市场价格的扭曲,损害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建议逐步取消直接融资行政审批制度,监管的重点转移到信息披露监管与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建立上来,通过建立统一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确保参与主体均具备相应风险识别与承担能力,促进市场定价效率提高和配置效率的优化。

 

 

 

      来源:新金融观察报

【 字体: 】【打印此页】 【返回】【顶部】【关闭
公司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83号大都会广场2504房  电话:020-38822655、38822755、38822855   邮编:510000
广州市裕丰泰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3010428号